
將管理重心、管理權限下移,通過下放權力激發基層組織和員工的工作動力。
企業要提高資源配置效率,需要加強各方面的管理,然而,管理實踐表明,企業在強調管理的嚴格化、制度化、規范化、流程化、精細化過程中,常常會陷入誤區,即過度管理。過度管理指企業通過一套煩瑣、復雜、僵化、教條的管理流程,對員工的工作行為進行過度干預與控制,如管理制度、管理流程、管理技術的過度復雜化、嚴苛化等。過度管理一方面導致企業管理者事必躬親,容易“抓了芝麻丟了西瓜”;另一方面抑制基層組織與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力,導致企業管理成本增加、運營效率降低。事實表明,過度管理已經超越了科學管理、規范管理的邊界,變成了一種嚴重的企業內耗,以至于人們感嘆:“過度管理比沒有管理更可怕!”對此,企業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使企業重回科學管理的軌道。
過度管理的表現
許多企業管理者缺乏對基層組織和員工的賦權與信任,認為只有通過嚴格的、精細化的控制與監督才能確保他們的執行力,由此造成了企業內部緊張、消極情緒和內卷問題,企業運營也因管理過度而陷入僵化的境地。企業管理實踐中,過度管理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管理制度嚴苛化。企業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并嚴格執行無疑是正確的。但是,當管理制度及執行過程喪失了科學性,變成一種“苛政”,就會導致員工的逆反心理和不信任感。管理制度的嚴苛化,表現為對員工的工作行為與過程的過分規定、限制和監督。例如,有的企業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嚴格規定員工去廁所的時間與頻率,超出規定就要扣工資;在工作場景設置監控設備,對員工每時每刻的工作行為進行全天候錄音錄像;在布置工作任務的誓師大會上給員工“打雞血”,規定沒有完成工作任務指標的員工在大庭廣眾之下爬行。嚴苛的管理規定把員工推到企業及其管理者的對立面,造成員工與企業離心離德。因此,企業應審視自己的管理制度與規定,清除那些冗余和內耗的內容,保障管理制度的科學高效。
管理流程復雜化。有些企業不恰當地理解和過分強調精細化管理,使得管理層級越來越多,管理流程繁雜且冗長,管理環節增多,管理節點日益復雜,導致信息傳遞速度遲緩,員工工作效率低下。在復雜的管理流程下,員工一方面疲于應付各種報表、報告、上傳信息等工作;另一方面機械地按照模板化的要求做事,完全喪失了應有的工作激情。在這種僵化的、循規蹈矩的流程束縛下,員工的創造力被嚴重抑制。其實,企業管理需要把復雜的程序簡單化,正如喬布斯所言:“簡單比復雜更難,化繁為簡,便能創造奇跡。”
管理技術過度采用。在信息化、數字化的推動下,企業逐漸開始應用一系列新的管理技術與方法,如6S管理法、流程再造技術、ERP系統、區塊鏈技術、遠程監控技術、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等。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極大地提升了企業的運營效率與管理水平。然而,有些企業管理者迷失于日新月異、層出不窮的管理技術發展與變化中,不考慮本企業的類型、行業、規模、發展基礎與成長階段,嚴重脫離企業實際與管理需求,盲目追逐技術潮流與管理時尚,每當出現一項新的管理技術,都不惜一切代價、爭先恐后地應用,結果是耗費大量資金、增加管理成本、加劇管理工作的復雜化,并沒有取得預期的管理效果。因此,企業在應用管理技術時需要保持謹慎的態度,要明確新技術的引入是為了解決企業的具體問題而不是盲目跟風。
日常管理文山會海。頻繁地下達文件和召開會議布置工作、跟蹤工作進度,是許多企業慣用的管理方式。一些企業管理者片面地認為,只有通過開會和下發文件才能把工作落到實處,所以在日常工作中極其熱衷于開大會、小會、月會、周會、晨會、晚總結會等,通過下發文件發號施令、依靠上報材料了解基層情況,把開會、下發文件、審材料當成日常工作,給企業造成“以會議貫徹會議、以文件貫徹文件”的情形。這種文山會海的工作方式使管理者整天陷入會議和文件中,無暇顧及企業的核心業務與實際工作,也會助長官僚主義,造成基層組織的反感心理,員工工作責任感等逐漸喪失。
過度管理的負面效應
首先,過度管理抑制了企業基層組織和員工的創造性與創新能力,具體表現為:基層組織被動應付工作而缺乏主觀能動性;員工呆板地履行份內職責,缺乏結合工作實際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基層組織和員工面對企業內部的協調與合作時缺乏工作靈活性;基層組織和員工面對市場變化與競爭挑戰時缺乏應變能力和創新精神。
其次,過度管理讓企業內部籠罩一種緊張與壓抑的工作氛圍,造成員工對企業的信任危機。企業管理制度嚴苛,管理者事必躬親,隨時監視、控制員工的工作行為,都讓員工必須時刻揣摩領導的心理、迎合其偏好做事,造成員工的精神壓力大。同時在監控之下,員工感到自己不被信任,產生消極情緒和離心感。過度管理源于管理者對員工的不信任,反過來又導致員工對領導者的不信任。這種信任危機伴隨著壓抑、不滿、反感、消極、怠工等,損害團隊的凝聚力,降低團隊的工作質量與效率。
最后,過度管理容易滋生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阻礙企業內部的信息暢通和有效溝通,破壞了企業發展的穩定性。企業管理者通過一套僵硬的管理體系與管理流程,事無巨細地插手、干預、控制基層工作,同時又不掌握實際情況,在管理決策中難免憑借主觀臆斷、長官意志和家長制作風行事,滋生官僚主義;另一方面,面對煩瑣的管理流程,基層組織和員工只是機械地履行工作程序,工作敷衍了事,上傳下達流于形式,不注重實際工作效果。此外,復雜的管理流程與多層次的管理環節,導致信息傳遞不暢,在縱向的上下層級和橫向的部門之間無法實現便捷有效的信息溝通,更談不上信息傳遞的及時性與有效性,降低企業的整體運營效率。信息傳遞的障礙也影響團隊合作和員工的職業發展,進一步加劇員工對工作環境的不滿,致使員工紛紛離職,對企業發展的穩定性造成破壞性影響。
▲企業管理制度嚴苛,管理者事必躬親,造成員工精神壓力大,影響工作質量和效率。
破解過度管理
把握嚴格管理的“度”。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邊界,超越邊界會適得其反。反對過度管理不等于輕視嚴格管理,而是準確把握嚴格管理的邊界,即“度”。總體來說,嚴格管理的“度”表現為管理制度、管理體系、管理流程、管理方式具有科學性和有效性,即符合企業生產經營的實際和成長發展規律,能夠激發基層組織和員工的工作主動性和創造性,營造協調、和諧、向上的工作環境,降低企業管理成本,提高企業運營效率,推動企業穩定持續發展等。
壓縮管理層級,簡化管理流程。如果脫離企業規模和業務經營的實際,不恰當地設置職能部門和管理層級,就需要進行壓縮和精簡。在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持下,無論哪一類企業都應擺脫傳統的科層制組織的金字塔結構,以業務流程為中心,減少管理層次。重點是減少企業高層與基層之間的中間管理層次,增加管理幅度,通過精簡職能部門和組織機構,提升上下級的信息傳遞效率,使企業面對市場競爭時富有敏捷性、柔性和創造性。同時,在具體的管理流程與管理鏈條中,破除和簡化那些煩瑣、流于形式的管理程序與管理環節,如復雜的審批流程、定期提交重復性的報告、定期召開沒有明確議題的會議、設置無法操作的考核指標、過度強調形式的行為規范等。簡化管理流程能夠節約時間和資源,提高團隊工作質量和效率。
下放權力,建立信任關系。根據企業經營管理的不同層次,將管理重心、管理權限下移,賦予并明確基層組織在自主決策、自主經營、自主管理等方面的權力,通過下放權力激發基層組織和員工的工作動力。當基層組織和員工的責權利匹配時,就會實現自我約束和自我控制,變被動管理為主動管理,變單向管理為雙向互動,由此建立起上下級之間的協同關系和信任關系。過度管理源于企業高層管理者對基層組織和員工的不信任,通過下放權力激發基層組織和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管理者應相信基層組織和員工具有自主管理、自我發展的能力。
構建信息暢通的反饋機制。企業在壓縮管理層級、簡化管理流程的基礎上,破除縱向與橫向的信息傳遞障礙,建立高效運作的管理信息平臺,提供統一的數據接口和標準化的數據格式,保障信息傳遞的準確性和時效性;建立正式和非正式的多元化信息溝通渠道,促進上下級之間、各部門之間、團隊之間的信息流動與共享,解決信息孤島問題,提高信息傳遞效率與共享水平;通過優化業務流程,克服信息傳遞的遲緩與失誤問題,增強業務部門之間的協作能力。以實現信息暢通為前提,構建上下級之間的雙向信息反饋機制。一方面,上級部門應主動聽取、收集基層組織和員工的意見與建議,并將處理結果及時傳遞給基層組織和員工;另一方面,基層組織和員工應主動了解、分析上級部門的工作思路和工作安排,并將行動預案及時反映給上級部門。
關注和重視員工成長與職業發展。過度管理限制了員工的成長空間與發展潛能,使他們處在缺乏歸屬感和成就感的工作環境中。對此,企業管理者應與員工密切溝通,為員工制訂個性化的職業發展規劃,明確職業發展方向與晉升路徑,同時為員工提供多樣化的學習、培訓、知識傳播機會,不斷提高員工的整體素質與工作技能,滿足不同員工的個人成長需求。在此基礎上,圍繞薪酬設計、精神鼓勵、組織文化、工作環境等為員工構造全方位的激勵機制,以激發員工的工作動力與潛力。企業注重員工的個人成長與職業發展,能夠增強員工對企業的滿意度與忠誠度,使員工的個人成長與企業發展、個人價值與企業價值融為一體。
本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刪除。